新闻
20
08

光学镜面的奇幻之旅:从粗糙到精致的蜕变

分享:
光学镜面是光学仪器的核心部件,广泛应用于望远镜、显微镜、激光设备、相机镜头等领域。一块优质的光学镜面需要经过粗磨、精磨、研磨、洗净、芯取、镀膜、胶合、涂膜、检验、包装、出货等十余道精密工序,才能达到高精度、高透光率、低散射的光学性能要求。
本文将详细介绍光学镜面的完整加工流程,带您了解一块普通玻璃如何蜕变为精密光学镜面的全过程。
Optical mirrorOptical mirror

1.粗磨:初步成型,去除多余材料

粗磨是光学镜面加工的第一步,目的是将毛坯玻璃或晶体材料加工至接近目标形状,并去除大部分多余材料。
加工要点:
✔使用金刚石砂轮或碳化硅磨料进行切削;
✔采用CNC数控机床或传统研磨机进行加工;
✔保留0.1~0.5mm的余量,供后续精磨和研磨使用。
粗磨后的镜面表面粗糙度通常在Ra 1~10μm,形状精度达到λ/2~λ/5(λ=632.8nm,即He-Ne激光波长)。
Resin diamond grinding wheel

2.精磨:提高精度,优化表面质量

精磨是在粗磨基础上进一步提高镜面精度,使其更接近最终形状,并减少表面缺陷。
加工要点:
✔采用更细的磨料(如#600~#2000金刚石微粉);
✔使用行星式研磨机或摆动式研磨机,确保均匀磨削;
✔控制压力、转速和磨料浓度,避免产生划痕或裂纹
精磨后的镜面表面粗糙度可降至Ra 0.1~1μm,面形精度提升至λ/10~λ/20。

3.研磨:消除亚表面损伤,实现光学级表面

研磨是光学镜面加工的关键步骤,目的是消除精磨阶段的亚表面损伤,使镜面达到光学级平整度。
加工要点:​​
✔使用氧化铈(CeO₂)或氧化铝(Al₂O₃)抛光粉;
✔采用沥青抛光模或聚氨酯抛光垫进行精密研磨;
✔通过计算机控制光学表面成形(CCOS)技术优化抛光路径;
研磨后的镜面表面粗糙度可低至Ra <1nm,面形精度达到λ/20~λ/50,满足高精度光学系统的要求。

4.洗净:去除残留磨料与污染物

​​洗净是光学镜面加工中不可忽视的环节,目的是彻底去除研磨和抛光过程中残留的磨料、油脂和灰尘,确保后续镀膜和胶合的质量。
清洗方法:
✔超声波清洗:利用高频振动去除微小颗粒;
✔化学清洗:使用丙酮、酒精等溶剂去除有机污染物;
✔等离子清洗:适用于超精密光学元件,可去除纳米级污染物
洗净后的镜面需达到10级洁净度(每立方英尺空气中≤10颗≥0.5μm的颗粒),否则会影响镀膜附着力。
Optical mirror

5.芯取:边缘精加工,确保装配精度

芯取是对镜面边缘进行精密加工,使其符合光学系统的装配要求。
加工要点:​​
✔采用金刚石砂轮或光切割进行修边;
✔确保边缘倒角,防止崩边或应力集中;
✔控制尺寸公差在±0.01mm以内;
芯取后的镜面可直接安装到镜座或镜筒中,确保光学系统的光轴对准精度。

6.镀膜:增强反射率或透射率​

镀膜是光学镜面的核心工艺之一,通过真空镀膜技术赋予镜面特定的光学性能。
​​常见镀膜类型:
膜层类型 主要材料 光学特性 应用场景
反射膜 铝(Al)、银(Ag)、金(Au)、介质高反膜(TiO₂/SiO₂多层) 高反射率(>90% 望远镜、激光反射镜、光学谐振腔
增透膜 MgF₂(单层)、TiO₂/SiO₂(多层) 降低反射率 相机镜头、显微镜、激光窗口
分光膜 金属+介质复合膜(如Ag+SiO₂ 部分反射、部分透射 分光镜、光学干涉仪、投影系统
滤光膜 多层介质膜(带通、截止滤光片) 选择性透射(如窄带、长通、短通) 荧光显微镜、光谱仪、激光系统
导电膜 氧化铟锡(ITO 高透光率(>85%+导电性 触摸屏、液晶显示器、防静电光学元件
防水防油膜 氟化物(如PTFE 疏水疏油(接触角>100° 户外光学设备、医疗内窥镜
类金刚石碳膜 类金刚石碳(DLC 高硬度(HV>2000)、低摩擦 军用光学、激光武器、耐磨窗口
 ​
镀膜通常在真空镀膜机中完成,膜层厚度控制在纳米级,以确保光学性能稳定。

7. 胶合:多镜片组合,优化光学性能​

胶合是将多片光学镜面粘合在一起,以校正色差、提高成像质量。
胶合工艺要点:​​
✔使用紫外固化胶(UV胶)或光学环氧树脂;​
✔确保胶层均匀,无气泡和杂质;
✔固化后检测偏心、倾斜、应力等参数;
胶合后的镜组可有效减少光损失,提高光学系统的整体性能。
Optical mirror

8.涂膜:保护镀膜层,增强耐久性

涂膜是在镀膜表面再涂覆一层保护膜,防止划伤、氧化或腐蚀。
常见保护膜材料:​​
✔SiO₂(二氧化硅):耐刮擦;
✔DLC(类金刚石碳膜):高硬度,适用于恶劣环境;
✔防水防油膜:用于户外光学设备;
涂膜后的镜面可大幅延长使用寿命,适用于激光系统、天文望远镜、军用光学设备等高端应用。

9. 检验:确保光学性能达标

检验是光学镜面出厂前的最后一道关卡,确保所有参数符合客户要求。
主要检测项目:​​
✔面形精度(干涉仪检测,精度λ/20以上);
✔表面粗糙度(AFM原子力显微镜或白光干涉仪);
✔镀膜性能(分光光度计测量反射率/透射率);
✔环境测试(高低温、湿度、振动测试);
只有通过严格检验的光学镜面才能进入包装环节。

10.包装与出货:确保运输安全

包装采用防震、防潮、防静电材料,确保光学镜面在运输过程中不受损伤。
包装方式:​​
✔防静电泡沫盒(适用于小型镜片);
✔充气缓冲包装(适用于大尺寸镜面);
✔恒温恒湿箱(适用于高精度光学元件);
出货前需进行最终抽检,确保产品100%合格。
光学镜面的加工流程凝聚了材料科学、精密机械、光学工程等多个领域的尖端技术。从粗磨到出货,每一道工序都直接影响最终的光学性能。随着超精密加工技术、智能检测系统、新型镀膜材料的发展,光学镜面的精度和可靠性将不断提升,为天文观测、激光技术、半导体制造、医疗设备等领域提供更强大的支持。    

 
关注我们
获取更多金刚石/CBN工具的相关内容
相关产品
Copyright © 2003-2024 磨澳超硬材料有限公司 豫ICP备14005009号-4
首页
电话
短信
询盘